石太高速,提速交通动脉,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石太高速公路是中国河北省和山西省之间的重要交通干线,具体连接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山西省太原市,因此简称为“石太高速”。以下是关于石太高速的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1. 名称:石太高速公路
2. 全长:68公里
3. 建成时间:1995年
4. 特点:穿越太行山脉,地形复杂,山高沟深,多处呈鸡爪地形,最大填高26.30米,最大挖深达32.22米。
改扩建工程
1. 项目概况:
石太高速河北段是河北省“十四五”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全长51.636公里,其中鹿泉区路段长14.867公里,井陉县路段长36.600公里。
项目总投资85.1亿元,2022年动工,工期为3年。
2. 建设背景:
原有的双向4车道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导致车流量增多和事故率上升,因此需要进行改扩建。
3. 路线设计:
路线全长51.467公里,工程利用段长3.767公里,新建半幅四车道段长37.100公里,原路扩建路段长40.600公里。
4. 重要意义:
改扩建工程对于完善国家和河北省高速公路网,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保障国家东西向运输大通道安全畅通,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运输与经济
1. 运输功能:
石太高速是晋煤东运的重要通道,来往多是运煤的大型货车。
该高速公路是全国高速公路网的重要一环,连接着黄石、京昆、青银三条高速公路,是西部山区危化品车辆专用通道。
2. 经济意义:
改扩建工程的推进将提升沿线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有利于实现物流运输的高效运转。
事故与安全
1. 交通事故:
由于地形复杂,特别是40余公里路段地处弯急坡陡的山区,夜间司机的安全视域受到限制,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2. 安全措施:
项目在改扩建过程中,注重施工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例如对施工路段进行单向限行。
石太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不仅提升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还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石太高速,一条蜿蜒在太行山间的钢铁巨龙,承载着无数人的出行梦想。它不仅是连接河北石家庄与山西太原的重要交通枢纽,更是我国首条穿越山岭重丘区的高速公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条传奇之路,感受它的魅力与变迁。
穿越太行,见证历史

石太高速,东起石家庄市长安区南高营村,西至山西省阳泉市旧关村,全长68.12公里。这条高速公路的诞生,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发展对快速交通的迫切需求。当时,华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却受制于能源供应短缺;而西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却缺乏像样的路运输而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石太高速应运而生。
这条高速公路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要穿越太行山腹地。太行山,中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地理分界线,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特别是连接华北平原一侧,地形落差大,山高沟深。在石太高速建设之前,这里交通不便,制约了经济发展。
创新模式,引领发展

石太高速的建设,创新了投资模式,为后来河北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借鉴。当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而石太高速则引入了香港资本,开创了高速公路建设的新模式。
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解决了交通瓶颈问题,还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它连通了西部煤田和华北平原,为沿线地方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如今,石太高速已经成为晋煤输出的重要通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扩建工程,再创辉煌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石太高速的交通量逐年增大,通行保障能力亟须提升。为此,石太高速启动了改扩建工程。2022年7月2日,石太高速改扩建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在石太高速原井陉西主线收费站现场举行。该工程全长51.467公里,采用原路拼宽局部新建半幅的改扩建方案,由双向四车道拓宽为双向六/八车道,设计速度80、100公里/小时。
在改扩建过程中,石太高速克服了诸多困难。例如,井陉互通作为石太高速改扩建工程的关键节点,其钢箱梁架设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工程进入了冲刺阶段。施工人员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确保了钢箱梁架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交通管制,保障安全
为了确保施工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石太高速对施工路段进行了单向限行。2024年3月13日,石太高速青银高速石太路段开始进行改扩建施工,为确保施工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现对施工路段进行单向限行,石太高速平赞枢纽互通至冀晋省界段太原方向实施交通管制,仅允许危化品车辆通行,其他车辆由分流点进行绕行。
限行期间,高速交警在青银高速K658附近设置三个分流点,南绕城高速北行转青银高速西行,平赞高速北行转青银高速西行,平赞高速南行转青银高速西行。同时,提醒广大司乘人员注意收听交通广播,关注路况信息,提前选择绕行路线。
展望未来,再创佳绩
石太高速改扩建工程完成后,将进一步提升通行保障能力,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条钢铁巨龙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交通事业再创辉煌。而我们也期待,在这条传奇之路上,见证更多精彩的故事。